产业观察 | 超大规模星座的生产问题思考
来源 | 宇聊(ID:YuLiao_Malvaceae)
作者 | 张晟宇
空间网络的二次浪潮来临了,比起第一次浪潮最为重要的一项升级就是数量的升级。好像不提出个上千的计划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一样。
我们知道第一次浪潮中的铱星、全球星都提出了几十颗卫星的星座计划,也都顺利完成了生产研制并发射入轨运行直至今天。
当年这样的计划也足够惊人,但是在卫星的生产方面却并没有让拿订单的公司有什么为难的,因为承接这种数量级别的卫星研制对卫星制造商的产能需求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毕竟有着和这些商业星座计划相差不大的军用星座计划,例如GPS等等。而且这些订单还可以拆解给不同的公司来完成。
然而二次浪潮里的这些庞大星座计划显然不是传统的卫星制造企业能够消化或者愿意消化的了。
但是从今天来看两个已经起步的星座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卫星制造商,OneWeb选择了Airbus,LeoSat选择了Thales Alenia Space。OneWeb在Airbus只是制造前10颗实验星,后续将到佛罗里达的工厂生产。LeoSat的数量还算谨慎,过高的技术门槛也制约他开展自己研制的道路。
那么这些动辄上千的庞大卫星计划是否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呢?或者又会有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今天我们就来漫谈一下超大规模星座的生产问题。
实际上传统的卫星制造业其实真正面临着一个不算小的寒冬。一方面GEO轨道上的商业卫星的订单数量正在进入一个低谷,一方面军方和商业方面的采购也受限于预算投入的下降而减少。
所以像波音等公司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也是所有希望通过自己投入生产线进行卫星研制的新兴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巨大投入形成每天下线数颗卫星的生产线在完成星座部署之后,还需要继续保持多大的生产能力并没有看到明确的计划。想来OneWeb的卫星也不应该短命到只有1-2年的寿命吧。
更加具有野心的SpaceX提出的计划惊人,而且按照马大侠的风格,卫星也肯定是自己造了,所以这个投入同样可观。
这样的生产线投入后面,如何解决遗留下的产能是个很大的问题。
设施能新建,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哪里呢?这一点OneWeb通过产业区位布局来解决,就是把工厂建在传统的航天生产区,所以应该能吸收到不少的产业工人。
SpaceX可以通过自己的体系来培养,因为它有足够大的体量。但是同样面临着部署的高潮过后这些技术工人的保持问题。
而对于其他的那些计划,显然在这些方面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就是无法获得足够集中的制造生产资源。
OneWeb提出了使用智能化的生产线,优化生产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卫星质量的举措。
显然这是对传统卫星制造业的一种颠覆性尝试,革命意义明显,是否见效也是个大问题。
首先是效率提高比的问题,采用智能化的生产线和流程优化到底可以节省掉多少技术工人和时间,我们都还不清楚。另外这些生产线是否降低了技术工人的能力门槛也是一个问号。
当然还需要验证的是,这套方法对于卫星可靠性的保障能力,通过这样的流程是否能真正减去那些传统的测试内容。也就是这个方法的良品率有多高?毕竟卫星的小问题都是大问题。
我们看到了最有雄心的公司都着力于开展整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如同OneWeb这样从卫星生产到终端和运营都绑定了业界的优势力量。从而在其实现低成本的路上有更多腾挪的空间。
那些实力较弱需要传统卫星制造业来完成卫星研制的企业是否就成了弱势呢?还是正好利用了传统卫星制造业的小冰期呢?
作为传统卫星制造行的企业又如何来抓住这次机会,仅仅是做个供应商呢?还是可以有更多作为?
欢迎大家讨论。
作者介绍
张晟宇
毕业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空间技术专业,现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任卫星总体设计师。个人公众号:宇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宇聊(ID:YuLiao_Malvaceae)”,原标题《超大规模星座的生产问题思考》,作者 | 张晟宇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负责人:农燕
主笔记者:贺鹏梓、李刚、空天松鼠、黑法丝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设计:郑慧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体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 猜你想读】
遥感小卫星扎堆发射,预示空间数据流化时代即将到来
请输入标题 abcde
推/荐/阅/读
▼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二):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尚在萌芽期,实验室的建设极为必要
组建国家空间实验室(三):历史节点上的失误和遗憾——尼克松政府的决策失误对美国空间站计划的负面影响
社论:
创新是一种态度 ——国外国防航天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与机制探讨
一个可能比马斯克更厉害的家伙:OneWeb和它的老板格里格·维勒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商业航天与航天商业化:
大航天时代:
跳出航天:
北斗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
独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的产业化解读:北斗的未来在世界
航天技术民用及二次开发:
分享最前瞻性话题,
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
卫星与网络
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dingyue@yinh
卫星与网络satnetdy
关注微信号,每天收看我们的消息
卫星与网络为您推送精品阅读